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游盈隆表示,赖清德上任第一个月,只获不到半数台湾民众的支持,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是全面性的,不同程度的。游盈隆指出,根据相关经验证据,近一个月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三:
二是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成效。坚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水文测站13.3万处,战胜了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了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十四五”以来,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9月29日电 29日,司法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仲裁法有关情况。司法部副部长李明征表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便捷高效、专家断案、保密性强等特点,与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共同形成了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
第一个转变,就是要优化工程布局,推动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转变。水利部持续扩大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与“十三五”末期相比,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数量压减了近一半,形成了以规模化供水为主、小型供水为辅的工程格局。
铁路方面,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9月29日启动至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将迎来客流最高峰,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截至9月28日早8时,铁路12306已累计售出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9月29日至10月10日)车票超9000万张。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杨绍成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云南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和重要战略后方,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飞虎队、中国远征军、南侨机工等,都是云南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合作的深刻印记。
“当前中外车企‘互学共鉴、双向奔赴’的趋势正在形成。”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秋说,各国应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供应链建设、标准制定等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