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连上新台阶,2024年超过1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上升到2024年的超过1.3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第一部分,《轰炸》雕塑在此静静伫立:年轻的母亲仰头回望天空中的敌机,右手紧搂着怀中的婴儿,左手拉着几岁的幼子,在惊惶中奔走。雕塑中,母子三人的身体以45度前倾,形成极不稳定的三角形,母亲绷直的脊梁与孩童蜷缩的身体,构成了强烈对比,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张力。
让我们从鲁南王氏的故事开始——这个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乡绅家族,如何在抗战中毁家纾难,将全部家产与二十余位族人送上战场。口述人王志民,为故事主人公王厚甫之子,生于1930年,曾经就读于鲁南抗日干部子弟小学、中学,解放战争期间曾在华东野战军军需部门工作,解放后担任乡村教师、公社会计。
具体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重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变化规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系统服务;区域性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及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技术示范;森林植物群落的构建及其维持机制;重要类群(特有种、濒危种、旗舰种等)的种群动态规律及驱动因素;战略性植物资源的跨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组织并领导武装反抗,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广泛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远见卓识。
然而,1939年欧洲风云突变:9月纳粹德国军队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官费断绝,滑田友陷入极度困顿之中。在德军逼近巴黎前,滑田友将《轰炸》泥稿等一批反战作品埋藏于地下室的煤堆之下。经过战火中的蛰伏与艺术淬炼,1946年雕塑《轰炸》问世后,其高度的艺术成就以及对战争罪行的无声控诉,引起同样经历战争创伤的法国观众强烈共鸣。这件作品被法国教育部收购,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打破仅收藏本土艺术作品的惯例将其永久珍藏,滑田友也成为第一位被编入法文版《世界美术百科全书》的中国人。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保障民生,提升潜力。出台育儿补贴方案、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落地实施,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