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档多元类型片创作齐头并进,摆脱了单一爆款的依赖,形成了更丰富的精品化内容矩阵,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构建更理性健康的行业生态。
《吕梁山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与《黄河大合唱》《吕梁英雄传》等同为晋绥抗战文艺的杰出代表。该作品分为《吕梁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情歌》《吕梁山的呼声》和《保卫吕梁山》等7个乐章,赞颂了吕梁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不畏强权、奋起抵抗的坚强意志,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退款纠纷仍然大量存在。据消费保平台显示,今年“618”期间累计涉诉金额达到1.18亿元。其中,主要投诉问题中,退款纠纷最为突出,占比20.34%;售后和虚假宣传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9.09%、11.46%。
“以前只在历史课本里读到‘后稷教民稼穑’,今天看到先民用过的耒耜、石磨,才真正理解农耕文明的起源不易。”来自台中的青年陈宇轩仔细观察着一件清代犁具时说道。他表示,展馆里的雕塑场景和实物陈列,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有时候觉得,我们像逆水行舟。”谢帮银又补了一句,“再难也要撑下去,不然这门戏就真没人唱了。”谢帮银常说:“木偶戏在我们手上断了,那才是真正的罪过。”
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再回观众满意度榜首。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从平民视角讲述抗战故事,与大众情绪高度共振。《南京照相馆》满意度88.5分,居2025年首位、历史调查第六位;《东极岛》满意度86.4分,居档期第四位。
从废弃堆场到热闹非凡的工业风“集装箱”街区,纳溪丝绸厂旧厂址的“变身”,不仅改善当地的城市形象,而且还原了曾经的历史场景,为城市保留了珍贵的记忆,更通过创新的新经济模式,激活了老城区的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完)
当一列列高铁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当一张张车票承载着诗与远方、烟火与温情,当一次次服务升级精准回应民生期盼、提升出行体验,“流动的中国”正以蓬勃昂扬之姿,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轨道上奔涌不息的人潮,既是民生福祉的生动写照,更是经济活力的澎湃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