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部署统筹社区资源,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场地,推动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江苏宿迁将适儿化改造融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儿童游憩活动设施、儿童友好标识;山西太原在园林建设中持续强化“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科学配置柔性步道、儿童游乐设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育幼服务业态,增强兜底保障能力和普惠性服务供给。
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累计面向9200万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紧跟市场动向发布72个新职业、颁布328个国家职业标准,着力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水的奔涌,恰是青春奋斗的姿态。长江穿南京城而过时卷起的浪涛,江都水利枢纽轰鸣中升腾的水汽,都在诉说“治水兴邦”的千年回响。河海大学的实验室中,学生们对着水利模型反复调试算法,让“智慧治水”的构想逐渐落地;姜堰“河小青”志愿者撑着小船穿梭在溱湖湿地,将垃圾一一捞起;水利工地上,青年突击队的红旗在风里舒展,他们踩着泥泞铺设管道,让汩汩清水顺着新修的水渠……这奋斗如同千万滴雨水汇入江河,每一份微小的力量,都在为国家发展的壮阔洪流注入青春动能。
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十四五”期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劳动者就业方式更加多元。人社部不断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监察执法等机制,创新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和相关指引指南,新建2300多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研究制订专门规章首次明确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全链条监管、超常规举措强化欠薪治理,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十四五”以来,公布和处置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万多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超过1.4万件,恶意欠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实施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市级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评价、规范办学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开展综合高中建设试点,探索登记入学、均衡派位、划片招生等多元化录取改革,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9月26日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26日表示,从2022年起,人社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17个省份,在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在制度内实现了应保尽保。
家在广州从化城郊的刘阿姨(化名)为了赶上预约的透析,提前一天赶到医院的酒店住了一晚,今天一大早和家人顶着风雨提前过来。“风雨再大,也得来啊。不来,血液里的‘毒’就排不掉,憋得喘不上气。”刘阿姨说。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