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与此同时,澎湃的科创活力、优越的营商环境等构建的多位一体的开放生态,也吸引着全球优质资源加速集聚。“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湘江新区是德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理想支点。”德国卓伯根集团总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表示,选择落户湘江新区,正是看中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活力。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拼体力到拼智力、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做好创新、升级、市场三篇文章,中国制造将接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此次会谈起到了巩固共识、加深互信的积极作用,为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进一步增添了信心。
十年前,湘江新区的产业发展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生态也尚不成熟。如今,这里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多条产业链协同发展,“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与成熟的产业生态,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也为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刘坚东:确实,在沟通中,不少欧洲企业表达了对当前政策风向的担忧。他们普遍认为,“风险”不应被简单等同于“与中国合作”,更不应被泛化为减少中国元素本身。欧企非常清楚,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合作伙伴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对欧企来说,真正的风险是人为割裂、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规则的反复变化。因此,企业界更倾向于维护供应链的连续性和多元性,而不是一刀切地“脱钩”处理。
“对欧企来说,真正的风险是人为割裂、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规则的反复变化。企业界更倾向于维护供应链的连续性和多元性。”近日,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刘坚东在布鲁塞尔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