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既是明清时期的经济命脉,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讲座展示了通州燃灯塔的高清航拍图:“这座始建于北周的古塔,不仅是‘明代通州八景’之首,更是运河四大名塔之一,北大博雅塔的设计原型便源于此。”他引用清代诗人王维珍“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结合《潞河督运图》中的商船细节,还原了“万舟骈集”的漕运盛景——作为运河漕运的“最后一公里”,通州土坝码头与石坝码头曾承担每年400万石漕粮转运重任,而张家湾城遗址南门“四海通津”石匾,更是明代南北物资交汇的实证。
今年4月,“同济大学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案例入选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战工作研究分会面向全国高校组织评选出的“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案例库”。
“我们在站内设置了两台机器人,不仅能与旅客交流互动,还会去候车室巡视,与工作人员一同宣传引导帮助旅客。”武汉站客运值班员张晓芳说。
天津10月2日电 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都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日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举办“千年水道”主题科普讲座。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活动现场,随着印尼马鲁古民族舞的激昂鼓点响起,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英德千岛彩虹艺术团的舞者们身着艳丽民族服饰,以原始灵动的舞姿再现印尼海岛风情;领舞艺术中心的傣族舞则以柔美身段勾勒出中华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美;男生独唱《梭罗河》旋律悠扬,将归侨的乡愁与眷恋娓娓道来。10余个文艺节目轮番上演,生动再现了归侨们“将他乡艺术融入家乡,使之成为新故乡一部分”的文化融合历程。
马迹塘镇的篮球热,早已融入街巷烟火。1995年,“篮球达人”、原板溪锑矿马迹塘冶炼二厂职工李建平牵头成立篮星篮球俱乐部,发起首届篮球邀请赛。凭借纯粹的热爱,赛事迅速收获全镇球迷追捧,每两年国庆期间展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场民众自发组织的赛事,又逐渐成为十里八乡公认的“篮球盛宴”。
“欢迎大家乘车,有什么问题小智可以帮您。”1日,铁路武汉站东进站口综合服务中心,两台人形机器人边挥手示意边宣传引导,吸引了不少过往旅客互动问询、驻足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