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合作平台建设同样成效显著。湘江新区正全力建设中欧国际合作示范区核心区,英中商业发展中心湖南代表处、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湖南)等平台纷纷落地“生花”。
自2020年建立以来,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致力于解决中希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性技术问题,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在中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实验室在激光清洗、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数字化技术等多个方向取得突破,形成了“科研-装备-标准-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
7月3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从更宏观角度看,这些摩擦也说明中企正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攀升,正演变为“全球竞争者”。这种转变虽带来了挑战,但也是中企技术积累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必经阶段。
透过这场丰收,人们切身感受到经济治理效能的大幅提升。从利用智慧平台实时调动农机并提升收割效率,到雷达卫星对台风路径预测的精度可达百米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生产更高效,风险预警更及时。从“被动应对危机”进化为“主动管理风险”,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不断提升。这意味着,面对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冲击,我们的经济体系拥有更强的韧性、更快的响应速度、更精细的应对策略。
中欧建立了稳定的经济与贸易对话机制,有效化解摩擦,增强互信,为企业创造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其次是产业结构高度互补。欧洲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而中国在产业规模、供应链整合与消费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突出,这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是企业层面的主动参与与双向投资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欧企将中国视为战略市场,同时中企也积极融入欧洲市场,拓展研发、制造和本地服务网络。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当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香港经济呈现稳步向好态势,第一季度经济增长3.1%,第二季度预计保持增长势头。他说,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让城市重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不仅保障了市民大众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让香港成为全球投资的安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