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则和科学高效的监管执法,可以更好地保障和增强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活力,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从而让经营者健康发展、消费者放心消费。需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推动修订公司法、广告法以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构建激励约束并重的合规体系,筑牢市场法治保障体系。聚焦民生关切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反不正当竞争、广告、检验检测等领域违法案件,持续净化市场环境。例如,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多轮专项执法行动。“守护消费”专项行动聚焦儿童用品安全、外卖食品安全、电商平台霸王条款等民生领域;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餐专项治理,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等行动都为营造良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商业秘密保护,也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建设自贸区2.0版,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协同发力,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与拉美地区贸易往来频繁,2024年郑州市对拉美地区进出口总额292.8亿元,其中对巴西进出口额达到49.6亿元。此次活动的举行,将进一步深化中巴友谊,持续拓展双方经贸往来,开创交流合作新局面。
今年前7个月,天津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进出口额达533.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2%,占同期天津市进出口总值的11.3%。截至目前,天津已与上合组织国家的2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关系,覆盖11个国家。
谢伊托夫同样关注到上合组织多年来的发展。他指出,近年来上合组织正稳步转型为多功能合作机制,涵盖经济、能源、贸易、文化与人文交流、绿色发展等领域,正逐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合作生态系统,“这不仅仅是结构上的调整,更是深层次社会需求与区域动态的反映。”
贵阳8月28日电 (记者 张伟)第一届中国信用与数字经济交流活动27日下午在贵阳举行。中国65家金融机构、25家大数据企业联合倡议,各方以算力为基、以数据为翼,携手构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信用经济体系,充分借助贵州智算优势,深入打造信用领域可信数据空间,面向全国提供场景服务,真正实现数智赋能信用创新。
去年12月,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市举行;截至今年6月10日,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位于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鹏盛工业园等经贸合作园区落地建成……这些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以及各成员国发展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北平的宁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很快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宋庆龄身处险境却心系国家。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极为关切她的安危,通过秘密渠道建议她转移至香港。同年12月底,宋庆龄抵达香港,这座国际化都市即将成为她新的抗战阵地。
据携程数据,今年以来,澳大利亚位列中国入境游第5大客源国,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5%,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航班数量同比增幅超过220%。澳大利亚游客来中国的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深圳、杭州、重庆、厦门、南京和西安。在即将到来的暑假,澳大利亚-中国的机票均价较去年同期降低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