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表示,“十四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27亿人。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每年资助参保约8000万人。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80%和70%左右。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和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深入推进,参保覆盖达1.9亿人。
欧洲的焦虑并不止于逐渐失去在中欧经贸关系上的主导地位,还在于外部世界的巨变对欧洲带来的冲击。2011年“阿拉伯之春”引发的难民潮给欧洲带来巨大的挑战。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叠加逆全球化浪潮,成为欧洲右翼民粹势力崛起的重要助力。在这一背景下,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努力造成严重冲击。而在大洋彼岸,特朗普两次当选美国总统也使跨大西洋关系的根基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动摇。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更是将欧洲推到了离战火近在咫尺的边缘……
游盈隆表示,赖清德上任第一个月,只获不到半数台湾民众的支持,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是全面性的,不同程度的。游盈隆指出,根据相关经验证据,近一个月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坚持打建结合、管服并举,主动出击,坚决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问题。一是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助力化解供需矛盾。加强源头治理,从供给侧发力,严格14类27种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准入管理,统筹企业增量和存量,严格安全、技术、质量等审批要求,提高市场进入门槛,减少过度进入,防范低质恶性竞争。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公平竞争秩序。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2025年计划抽样批次较2024年增加70%。推动开展10种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标识核验试点工作,督促平台经营者加强产品入驻审核,遏制假冒伪劣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建筑保温材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守好质量安全底线。三是加强助企服务,帮助提升产品质量。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你点我帮”活动,“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对电线电缆、钢筋、摩托车、储能电池等企业、产业实施精准帮扶。探索推进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构建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倡导优质优价,引导企业有序竞争。
如今,红色资源正日益成为普法教育的精神“富矿”。如何让红色历史资源焕发新的法治生命力?红色法治文化与法治宣传教育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山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