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蕴含着经济增长的潜能。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是打开文化卷轴的一把钥匙,让古老的文化活泼泼地融入当代,点亮美好生活,也为发展提供动能。每天限量400个,每人限购1个,提前3天预约……一款根据文物“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设计而成的冰箱贴,“出道”即走红。冰箱贴热销,带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它还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轴线的魅力。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文创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思路与途径。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文化资源一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便能激发出无尽的潜能。
项目落地后,“耕读李家”不仅实现环境提质升级,更依托全国青联两岸青少年研学交流站,推动两岸在文旅康养等领域深度合作。2024年,当地已举办海峡两岸书法交流等3场活动,吸引百余位台湾青年和专家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研讨。
受制于地质和气源条件,尽管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因高附加值资源占比较低,长期以来,天然气附加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以乙烷为例,作为乙烯裂解的关键原料,我国乙烷供应严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需求量高达553万吨,主要来源于美国和中东地区。
《办法》提出“构建垦地融合的住房保障体系”,将垦区职工、居民逐步纳入海南全省统一的住房保障对象,明确市县人民政府为垦区建房的管理主体。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明确垦区建房以集中建房为主,个人建房为辅。
“广大台湾同胞见证了台湾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的辉煌,对于改革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纪斌认为,台湾同胞应积极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建言献策。
由海南省委统战部举办的2025年海南省侨资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培训班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海口举行。活动通过专题教学及现场教学等课程,系统解读海南自贸港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助力侨企精准把握发展机遇。
乌鲁木齐7月3日电 (唐莉霞 杨怡)《大改水》是一部以“新疆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和该县原水利局局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刘虎的事迹为蓝本改编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以主人公英捷(巩峥饰)为代表的新疆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用近20年的时间,终于让当地老百姓告别苦水,喝上甜水的故事。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细腻生动的表演,赋予了这个有高度、有力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故事以感人至深和催人奋进的力量。
海口7月3日电 (记者 张茜翼)“此次专程来参加培训,是为了帮海外侨胞和企业家们寻找海南的投资机会。”海南文昌市侨商会会长林诗銮2日在海口受访时说,培训结束后将进一步推进具体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