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带来绿生态。为更好推动低空产业发展,越城区专门打造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该产业园的前身——旗滨玻璃厂地块曾是区域能耗与排放的“大户”,单位增加值能耗最高达6吨标准煤/万元,2021年全年能耗10万吨标煤,占全区当年能耗的3.4%。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该地块因能耗问题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点对象,2024年,在越城区抢先布局低空经济赛道的背景下,其转型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如今,区域环境生态一改往昔,真正实现向“新”而行,向“绿”转型。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他用行动证明了文人画传统在当代的复兴可能与高度。他是时代冷静的旁观者、记录者和创造者……将超现实画风和奇幻想象与对时代现实的深刻洞察结合起来,耐人寻味。”
空中通道同样繁忙异常。2025年7月31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达82589人次,一举刷新历史峰值;整个7月,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36.3万人次,日均保障旅客7.6万人次。
“当城市决策者真正将生态视为最宝贵的资产和差异化竞争力,发展反而获得了更强劲、更持久的动能。”发布会上推介《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观察·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一书时,该书作者周宇感慨道。
8月7日18时至8日6时,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遭遇短时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以及重大财产损失。榆中县委社会工作部8月9日上午通过“榆中发布”发出“关于有序开展山洪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的倡议”,倡议身体素质良好、具备相关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迅速与县应急管理局或现场救援指挥中心联系,在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序参与失联人员搜寻、被困群众转移等救援工作,凝聚全社会力量帮助受灾群众共渡难关。
位于“冰丝带”西南侧的ROBOLAND机器人营地,则以“人机共融”为核心理念设计。未来,这里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聚集区,促进国内外机器人领域合作交流,助力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中国东北总商会会长姜建新代表活动主办方发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是铭记历史,警醒未来,共同守护和平的重要时刻。举办此次观影活动,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记住真相,缅怀逝者,同时也希望增强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将这段历史告诉更多的人,告诉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让他们理解尊重生命,维护人类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