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
这项工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民众创造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据贡嘎县林草局局长巴桑多吉介绍,自去年10月以来,该生态修复工程已为当地增收超3000万元人民币。
针对北京密云、怀柔等地以及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的严重洪涝灾害,28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北京、河北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民众基本生活保障等灾害救助。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前期已向灾区调拨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增加调拨折叠床、毛巾被、毛毯、应急照明灯等4.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会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2000套家庭应急箱,并通过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向灾区援助应急食品、饮用水、妇婴用品、卫生包等生活物资。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二是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培育特色食品产业,推进食品精深加工。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组织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工信部遴选发布了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茶等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对于引导各省区市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带动农产品消费提质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澎湃新闻:您曾以比利时国家领导人和欧盟机构领导人的双重身份访问中国,这在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我们想请教,作为国家领导人与作为欧盟机构领导人,在处理中欧关系时,您有哪些不同的视角或思考?
国网河北电力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来自保定、石家庄、沧州等6个地市的478名抢修人员,组成20支队伍,奔赴各地抢修电力,全力恢复供电。
他介绍,“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涵盖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品类,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稳步迈进。为更好顺应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主要从三方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