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现行仲裁法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其后在2009年和2017年分别作过两次修正,已经施行超过30年。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依法设立285家仲裁委员会,累计办理仲裁案件500多万件,涉案标的额9万多亿元,申请仲裁的当事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的纠纷涉及金融、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海事海商、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为服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转变,就是要优化工程布局,推动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转变。水利部持续扩大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与“十三五”末期相比,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数量压减了近一半,形成了以规模化供水为主、小型供水为辅的工程格局。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免疫能力正常的人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不会感染创伤弧菌,大家不必恐慌。但免疫力差的人,如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的人群,发病风险高,需注意预防。
在随后举行的第六届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研讨会上,汪诞平进一步指出,当前形势下,弘扬中华文化对促进两岸交流具有特殊重要性与迫切性。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实践的核心机制在于强大的国家能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治理,以普惠共享的社会主义分配伦理保障社会整合。
科普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科普工作”,这要求我们将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实施差异化科普策略。对于科技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来说,重点或应落脚在加强基层科普服务网络建设上,通过“科普下乡”“科技特派员”等机制推动人才与资源下沉,努力补齐公共科学服务短板。而在科技资源富集的地区,或更应注重前沿科技动态普及与创新文化培育,通过建设高水平科技馆、举办国际科学活动等方式,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技创新热情,营造鼓励自主创新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