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式提出,为中国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20年来,这一理念在三峡库区落地生根,中国绿色发展的答案,早已藏在绿水青山之间。
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消落带,其治理曾被视为“世界性难题”。重庆开州区创新思路,将消落带打造成国家湿地公园——汉丰湖,探索出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双赢路径。
汉江两岸,灯光璀璨。在陕西安康的江面上,五颜六色的桨板迎着晚风,划破水波。运动爱好者们或三两成群,或停桨而立,尽享“一江清水”带来的惬意。每天约有千人会来到这里参与水上运动,带动桨板培训、装备销售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涌动的人流还带动岸边形成特色餐饮带,拉动相关消费增长超20%,悄然“重塑”西北小城的魅力。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从主政地方时期起,他便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将守护碧水蓝天、涵养绿色家园置于发展的重要位置,亲力擘画、笃行不辍。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指出:“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足迹”遍布神州:登临巍巍青山,俯察澄澈江河,深入膏腴沃野,踏访海滨湿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两山”理念,构建起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201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多。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到2024年,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江西庐山8月17日电 (记者 吴鹏泉)2025庐山“村BA”全国三国故地邀请赛近日在江西庐山市周瑜点将台举行,来自魏蜀吴三国故地的8支球队参赛,赛事旨在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就俄乌局势举行会谈,这场持续了三年半、深刻改变了德国冷战后地缘政治环境的冲突似乎要迎来转机。作为仅次于美国的最慷慨的乌克兰支持者,德国在这一关键时刻只能坐在“观众席”。然而,执政刚满百天的默茨政府还是为这一刻的到来做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