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中,“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要求为新疆维护民族团结指明了路径。
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前面我刚才也特别提到,工程硕博士的评价改革。我们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刚才我提到,过去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我们作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在今年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接轨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突破。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聚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能力不断增强,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金融学》等系列原创性教材,承担《(新编)中国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聚焦服务大国外交,“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台风“桦加沙”已逼近我省,省人民政府号召全省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的全面胜利。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输生产部副部长马兆胤介绍,受老挝旅游年免签政策推动,2024年中老铁路客流达到高峰,今年客流量继续增长。“预计10月老挝旱季旅游旺季来临后,客流量还将再上一个台阶。”
公司车间内,320名柯尔克孜族女工忙着赶制新一批裤装。望着眼前的工人,李燕感慨道,这些有技术的女工成了公司最强大的支柱,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接了100万件订单,仅裤子就有三四十万件,产品远销日本、欧洲、中东等地。
中老铁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串起了云南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和老挝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旅游名城,覆盖超过560个旅游景点。每天,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人头攒动,游客仅需数小时车程即可跨越国境,领略多元文化与山水美景。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华斌介绍,通过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已初步实现了棉花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带动约百万人的就业目标,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那曲市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地带。本次论坛通过启动仪式、专题汇报及深度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管理实践者,共同为极高海拔地区江河源头的生态保护与系统治理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