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我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再次提了这个概念:德国和欧洲应该回到17、18世纪(看待亚洲的)角度,多研究如何与亚洲、中国交流,再开始学习亚洲、应对这个时代。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十四五”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经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5%。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二氧化碳驱油等低碳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万吨,这有效促进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落地。
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正如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党性修养也要常修常炼。只有不断“问心”,问出修为和定力,才能做到“无愧”。
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丰厚滋养。时代考题常出常新,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都有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思想宝库,其中既有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又有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皖浙两省探索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新安江模式”,从“一水共护”走向“一域共富”;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江苏苏州用人文与经济“双面绣”,绣出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这些事例充分表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发自内心认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精准把握政策取向和尺度,狠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面对贸易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以赴稳外贸,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对外贸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主要传统贸易伙伴和新兴贸易伙伴出口均保持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持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传统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为增强外贸发展韧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香港8月26日电 由紫荆杂志社、“8 Zone Production”及中国香港无人机运动总会主办的“全运启航 跃动香江——无人机足球体验”活动25日下午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内地口岸区候车大堂举办启动礼。
马大为院士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等理论研究细分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杰出贡献,在制药行业得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前7个月进出口实现3.5%的增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达到65.5%,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9.4%和17.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比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长显著,中部六省增长11.6%,西部十二省区市增长10.5%。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前7个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7.4%。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20.2%,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0.7%。数据表明,我国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