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近百台放映机都躺在他的光影故事馆里。这是一个观察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别切口,也与地方文化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首部电影故事片、浙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人小志大》就是在桐乡拍摄的。朱强说,围绕《人小志大》这部影片和桐乡百年电影放映史,光影故事馆内都有展示专区,不少电影学者、大学生,来自北上广的电影爱好者,都来这里寻找电影的“初心”。
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16日河南省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中西部局部中雨或大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从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到积极筹建世界遗产联络合作机制;从举办全球滨海论坛,到主动融入全球生态治理话语体系,盐城正以一座城的探索与实践,为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贡献着独特的智慧与力量。未来,这条跨越洲际的候鸟迁飞通道,将继续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护生态的纽带,让“地球之肾”的勃勃生机惠及世界。(完)
近年来,随着“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推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辣椒已成为当地的优势经济作物。2025年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辣椒产量大幅增长,加工需求随之攀升。
棉花是这座小城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丁红山看来,种棉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生活的根本”。各族群众协作,让棉田稳步增产,也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刘益伶)
夏尔托热村是精河县的老棉区,种棉历史已有40余年。一到收获季,就会有企业来村子里“抢购”优质棉花。这种棉花企业的相互竞争,提高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董希林说:“老百姓就喜欢企业抢购,一抢购价格就上去了,所以大家就更想把棉花种好,把质量搞好。”
正是千千万万像这些老战士老同志一样的革命将士,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在挫折中愈加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才铸就了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
丁红山还记得:“刚种棉花时,家里种30到40亩地,七八个人天天忙。现在不仅棉花品质越来越好,100多亩地的采收只要十来个小时就能完成。”如今,丁红山的棉田每年亩产约500公斤,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