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十四五”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经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5%。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二氧化碳驱油等低碳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万吨,这有效促进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落地。
强创新、提质效,是“十四五”经济答卷的厚重底色。五年来,广东融合技术与产业优势,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主导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生态推动电子、半导体等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合作。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储能、核电、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这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介绍,“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天河区一电影院发现,影院将当周每天14:20作为《浪浪山小妖怪》特典场,观众可凭相应场次票根领取特典(注:限定周边产品)。影片放映前10分钟,检票处已排起长队,依次领取特典入场。观众中有一半是亲子家庭,另一半则是年轻人。
早在2013年,深圳在全国首创的青年公益项目青年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三大服务。深圳还相继推出“深梦启航”“深梦扬帆”等系列公益活动,让有志在深圳发展的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