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瑾和团队还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珍稀的高附加值药材——藏红花。2023年11月,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温江区合作,试种了3000盆藏红花。在裴瑾看来,藏红花在四川“安家”,既可以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也可以给中药材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目前,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但要大规模推广种植,还需要多做试验,形成操作规程、种植模式。”
除此之外,50年来中欧建立了7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这也反映了中欧之间合作领域的日益扩大。从24亿美元到7858亿美元的贸易规模跃升,从单一货物贸易向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的多元拓展,中欧双方已经从经贸合作向政策对话、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监管等全球议题延伸,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力量。
新华社快讯: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自2022年救助站正式运行以来,累计救助收容200余只野生动物,其中放归的有40余只。“由于很多动物受伤严重,且在救助过程中会对人类产生依赖,放归并不容易。”马存新称。
从过去“铁脚板”丈量巡逻线,到如今“智慧眼”织密防控网,伯公坳哨所旧貌换新颜,但人民子弟兵的忠诚和坚守始终如一。南国酷暑,哨所官兵顶着烈日依旧展开密林搜捕技能等传统执勤手段训练。官兵们说,无论科技手段如何先进,最终还是要由人去使用,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发挥科技手段的最大效能。记者深信,哨所官兵将继续履行好自己的使命任务,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
盛夏时节,成都迎来连日高温天气,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药学楼的地下一层,科研人员却身穿棉衣穿梭于金属货架间。零下18摄氏度到4摄氏度的温度中,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6万多份中药种子在此“沉睡”,这里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药种质资源单体库。
在救助站,每只动物抵达后均需经历体检、建档,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面对刚出生、抵抗能力弱的幼崽,工作人员还会与其同住,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助,马存新说是一只受伤严重的荒漠猫。
7月11日17时,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和田二街的民族团结小游园广场热闹非凡,以“承岐黄薪火 扬中医文化”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夜市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