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了让思想工作有保障,我们还给予场地和经费支持。”同济大学党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学校设置了“同心会客室”和“同心办公室”,在部分基层单位建立一批“同心活动室”,发挥凝聚人心力量、推动履职尽责、创新工作载体的作用;设立专项经费,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豪情满怀、凯歌高奏。在浙江余村、在云南玉溪、在吉林长春的社区、在四川绵阳北川,各族群众满怀激动心情,升起国旗,唱响国歌,在一片“中国红”的氛围中,赞叹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单位,浙大二院联合景区、交通等多方力量,打造起这一“移动医疗驿站”,不仅为游客健康安全保驾护航,也让前沿医疗技术走到了更多百姓身边。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10月1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3.36亿人次,环比增长43.1%,同比增长1.7%。
在京津冀地区,来自国铁北京局的数据显示,今天,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60万人次,计划增开旅客列车108.5对,主要开往上海、哈尔滨、沈阳、太原等方向。
近期,一种名为“体育外卖”的新型服务形式逐渐走红。这种“时间地点灵活、器械计划定制”的创新模式,正成为体育消费市场的新兴力量。“体育外卖”因何走红?这盘“新菜”该如何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