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做“大先生”要树大德。所谓大德,是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应该对标的职业准则,也是立德树人的必要条件。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大先生”更追求一言一行,为世人标杆。古往今来,从孔子到陶行知先生再到“人民教育家”于漪,无不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为学、为事、为人,应怀敬畏、思师德,向“大先生”靠近一步。
从第一炉铁水到高强度钢材,从人工采摘到打包式采棉机广泛应用,从飞沙走石到最先进的风机叶片,新疆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迭代。粗放厚重已逐渐被智能、绿色所替代。
9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天气预报称,本轮强降雨可能对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多重影响。公路基础设施方面,可能对地势低洼地区造成水毁灾害,严重时可能导致路基冲刷、桥梁垮塌;持续降雨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道路运输方面,强降雨将增加车辆碰撞、侧翻事故风险,山区、临水临崖路段安全运行风险明显增大,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和轨道交通淹水倒灌。水路运输和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也将面临较大安全压力。
近年来,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教育部更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设29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如国际邮轮管理、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视听工程等。据统计,2024年度,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点1839个。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专业被撤销。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加减法”,不仅让高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有助于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显著提升了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这种自发学习心理知识的做法,值得高度肯定。年轻人通过主动学习心理学理论,尝试剖析自我内心、升级认知体系,进而提升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当下,这种自我探索的勇气与行动力,是应对心理困境的比较理想的做法。此外,年轻人从心理学理论中找到情绪困扰的解释,获得共鸣与归属感,就是一种十分直接有效的自我疗愈方式。这种“主动学习”,折射出年轻一代对心理健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