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张祥伟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全国来看,与2015年相比,可以从几个数据看到这个变化,地下水超采的省份由21个降到了18个,超采量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从华北地区来看,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85.8%,超采区面积减少32.8%,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98.9%。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位回升了3.19米、深层地下水位回升了8.46米。比如,北京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干涸多年后实现了复涌。
《光明日报》7月4日刊发的文章包括著名秦汉史专家、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的文章《昆仑河源方向的“昔人所刻篆文”》,河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汤惠生的文章《“采药昆仑”石刻的考古学和文本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王乃昂的文章《地理学视角下的“昆仑石刻”及疑点》。
二、坚持适度原则,抵制非必要透支。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念。合理规划日常开支,优先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和学习成长投入。对非必需、非紧急的消费,特别是超出当前支付能力的高消费,应保持克制,避免过度依赖借贷工具陷入“以贷养贷”恶性循环,最终无力自拔。
《香港商报》时评指出,现今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香港能为世界提供的正是“安全与发展的确定性”,国家坚强军事力量与稳定制度保障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科技企业与战略人才的重要考量。对香港而言,这份安全保障与科技示范,为招商引资巩固信任基础,成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后盾。
首先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完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85亿人,这个工程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推进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这个工程是2022年开工建设的。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部门间、流域上下游间的联动,协同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多次提及香港,在唐英年看来,这足见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期望,为香港指明发展方向。他认为,香港应在“一国两制”优势下创新求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健全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