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安徽桐城人,曾在原地质矿产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工作多年,2014年任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
光伏产业不仅点亮了乡城的绿色发展之路,也切实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走进乡城的杂货店,小型移动光伏板成为热销商品。在深山牧区,越来越多的牧民帐篷里也装上了这种光伏板,用于夜间照明。“过去靠酥油灯,现在用‘太阳电’。”当地牧民泽旺扎西笑着说,“晚上灯亮了,生活更方便了。”(完)
花样跳绳是指参与者通过各种方式跳过一根或多根绳子的运动。它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融合了舞蹈、武术、街舞等多种运动及艺术形式,将速度与力量、难度与花样结合,逐步发展成集健身、娱乐、竞技、表演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动项目。
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邓启明教授指出,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亦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纽带。本届论坛共享海峡两岸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认同及其交流传播与传承创新等方面成功做法与经验,共商共议、共建共创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融合发展大计。
社区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刘悦来:这条路上商铺门口外摆的绿植、包括一些特色的座椅,甚至有给宠物喝水的装置,这些都是商户的自主创作,通过市民的参与,把城市的生活圈变成自下而上的社会网络的建设。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宏伟目标的引领,让这条奔流不息的万里长江正迸发出蓬勃生机。
川军抗战馆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令人肃然起敬。墙上镌刻的“川军30万,壮丁300万”的数字,仅仅是抗战序幕拉开时的统计。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更多数字浮现出来:全民族抗战期间,出川将士达350多万,64万余人伤亡,这个数字占全国军队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我站在这面数字墙前,久久不能移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数字不仅属于川军,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人、学生。在民族存亡面前,所有的政治分歧都让位于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这面数字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深刻、最悲壮的注脚。
为守护这些“活化石”,乡城从2022年便启动古树名木“一树一档”工作。2024年,当地向包括“核桃王”在内的75株古树颁发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砍伐、刻画等行为,用法律为古树“披甲”。“有了法律保护,这棵树能看着村里的娃娃们一代代长大。”泽仁扎西的期待,折射出当地乡村用法治手段守护生态资源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