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核心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在核电、新能源、电网等重点领域已经实现了国际领跑,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成就。
8月2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市场循环有效畅通。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向好,充分证明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征。
数据显示,度假区创建以来,鹅湖镇完成了28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锡山水文化公园等11个公共空间,新增停车设施惠及周边3万居民。“游客多了,镇上的餐馆、便利店多了起来,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鹅湖玫瑰园主理人张先生说。
由我国企业主导的Mini-LED等技术,不仅优化了画质,更推动了大尺寸产品的普及。“采用了Mini-LED的方案的LCD产品,使同时具备高画质和高性价比的大屏电视成为可能,加速了大尺寸电视的普及。Mini-LED技术令显示效果大幅提升,推动着LCD产品继续向前迭代进化。”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首先,自主保障能力强。“十四五”前4年,受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带动,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一年用能的总和。“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也就是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有22篇论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正刊或子刊上(正刊8篇、子刊14篇),占论文总数的1/4,凸显国际影响力。同时,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均展现出良好应用价值或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复旦大学鲁伯埙团队研究成果技术转让许可达3.7亿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研究工作有望实现植物生物学领域“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梦想,获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 李国宏:这就是洛阳桥在建造的时候运用的浮运架梁法,涨潮的时候先把巨大的石板安放在船上,慢慢驶向两个桥墩之中,落潮了,巨大的石板就稳定地安放在桥墩上,船也趁着落潮安全的驶离桥墩。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