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馆内,一面巨大的玻璃幕墙令人肃然起敬。墙上镌刻的“川军30万,壮丁300万”的数字,仅仅是抗战序幕拉开时的统计。随着讲解员的叙述,更多数字浮现出来:全民族抗战期间,出川将士达350多万,64万余人伤亡,这个数字占全国军队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我站在这面数字墙前,久久不能移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这些数字不仅属于川军,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人、学生。在民族存亡面前,所有的政治分歧都让位于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人。这面数字墙,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深刻、最悲壮的注脚。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了未入围企业“复活”机会,如果医疗机构对某种药品需求量大、企业报价未入围,而该企业能接受入围企业的中选价格,就有机会中选。
2019年,原本应该退休的东杰选择重返岗位,继续坐诊带徒。从医四十载,他始终坚守在高原医学的一线。他说:“藏医药对高海拔地区的疾病防治与药物应用,积累了独到而深厚的智慧,这一切缘于两千五百多年的实践积淀,传承与发扬这份宝贵遗产,是每一代藏医人不可推卸的使命。”(完)
1997年8月11日,包括常德在内的108名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及亲属代表,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受害国家赔偿诉讼案”起诉状,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其对细菌战罪行谢罪并进行赔偿。这是日本投降以来,首次有受细菌战戕害的中国老百姓起诉日本政府。
如今,千年核桃树仍在结果,古柏依旧苍翠。在四川乡城的民族村落里的一幕幕景象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奇迹,更成为我国乡村践行生态保护、传承文化乡愁的生动见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川西高原徐徐展开。(完)
1941至1942年,侵华日军多次向常德投放鼠疫细菌,数万百姓饱受病痛摧残。1997年8月,常德细菌战受害者和家属,与来自细菌战另一重灾区浙江的相关人士共同组成原告团,起诉日本政府,开启长达10年的跨国诉讼。时至今日,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仍然坚持以民间活动的方式,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罪行。
走进主展馆,仿佛步入流动的活态博物馆。晋城展位的珐华、铁器、潞绸、琉璃、彩灯、刺绣等非遗和工美作品熠熠生辉。“咱们‘高平三大怪’指的是——喝酒不配菜,人在辕内马在外,半夜把媳妇儿娶回来。我这次的泥塑作品和高平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在“叶铭泥塑”展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泫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史月明,正在给游客讲解泥塑作品《高平三大怪》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