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就是一张名片,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水晶在东海,也是如此。如今,在巴西、乌拉圭等海外水晶产地,还活跃着1万多名东海“淘晶人”,国内也有不计其数的东海人长期往返20多个省市采购原石。
在正面战场馆,一张泛黄的汇票在射灯下泛着历史的柔光,这是一张新加坡华侨寄往战时儿童保育会的中国银行汇票。汇票上的字迹虽已斑驳,但却是千千万万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生动缩影,静静地诉说着海外赤子的家国情怀。据统计,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捐款超过13亿元国币,侨汇达到95亿元之巨,占当时中国军费43%。这些汇款单来自南洋、美洲、欧洲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社区。它们不仅是经济援助,更是海外游子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连的见证。每一张汇款单背后,都是一个普通华侨节衣缩食、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这份跨越重洋的赤子之心,构成了全民族抗战广阔、深厚的外延。
“我对远程治疗智能产品尤为印象深刻,它们能帮助住在偏远地区或者行动不便的病人享受到高水平医生的诊疗服务。”来自乌干达的诺曼·格韦巴扬加(Norman Gwebayanga)表示,希望这些眼健康产品未来能被引入到自己的家乡,造福当地民众。
1946年10月25日,蒋介石夫妇到台湾参加纪念台湾光复一周年大会。1950年至1974年,蒋介石参加了每年光复纪念日的节庆活动。尤应记取的是,1971年10月25日,蒋介石在庆祝台湾光复大会上致词说:“台湾的同胞与大陆的同胞不能分”,“台湾海峡虽然把台湾与大陆隔开了,但在历史上、生活上、精神上,我们都是在一起的,永不分离”。蒋经国也多次参加节庆活动,并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须统一,这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共同愿望”。
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歌舞剧院联合承办,是福建歌声室内合唱团与福建省歌舞剧院合唱团的首次紧密合作。双方以经典歌曲为媒介、合唱为艺术形式,带领观众重温激荡人心的抗战岁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困扰新疆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新疆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0岁提高到2024年的77岁,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