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尤求的《七夕穿针图》是白描手法绘写的长轴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生动描绘了古代女性在七夕夜间进行穿针乞巧的民俗活动,兼具艺术价值与民俗学研究价值。画面清雅疏朗,一弯新月在云中若隐若现。画家采用对角线构图,将六位女性巧妙安排在庭院一隅。画面左侧三位女子围坐在石案前,专注地进行穿针引线;右侧两位女子似乎刚刚到来,一人手持团扇,一人手捧器物;远处还有一女子正缓步走来。这种布局既保持了画面的平衡感,又营造出时间的流动感。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短时间内,日军横扫东南亚,缅甸成为东南亚唯一未被日军占领的国家,战略地位显得日益重要。10万余兵力组成远征军,赴缅支援英军对日作战,掀开了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一页。
放眼世界,西藏的跨越式变迁已然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随着越来越多外国媒体、学者、游客走进西藏,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国际社会对西藏的认知也愈加清晰。西班牙《邮报》称,西藏堪称高效运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典范,如同整个中国一样,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西藏正在拥抱未来、焕发新生。尼加拉瓜前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表示,西藏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和谐的地区,在西藏可以感受到和平与安宁,可以看到大家正在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
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幅宋人《七夕乞巧图》卷,描绘宫廷女性在露台设香案、陈瓜果、穿针乞巧的场景。画面中彩楼高扎,侍女捧针线、果盘穿梭,远处银河璀璨,牛女二星隐约可见,将天人相应的宇宙观与世俗仪式巧妙融合。 《乞巧图》中的“磨喝乐”:这种泥偶常被置于乞巧楼中,作为供奉织女的吉祥物,寓意多子多福。仇英《乞巧图》中供桌上的泥偶正是此物,反映了宋代七夕节物与信仰的结合。
对此,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9月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将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等纪念活动,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
9岁的时候,他记得,每天晚饭后,他写作业、看书,父亲则静坐灯下,埋头誊抄厚厚的一叠书信——半透明的粉色道林纸下垫着小方格衬纸,钢笔小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那是抗战时期父母之间的130多封书信。
“我是团长,必须冲在最前面!”这是祁发宝在加勒万河谷斗争中铿锵有力的呐喊。作为一名在高原戍边23年的老兵,他带队巡逻执勤1000余次,40多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加勒万河谷崖壁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8个大字,正是他带领官兵用血汗镌刻的忠诚誓言。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中国天津举办。阿万说,在当前国际环境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尤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