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几乎成为影视创作的标配。为了争抢流量明星,一些剧组不惜迁就明星档期修改剧本、为其加戏,并压缩剧本打磨的成本……其结果往往是故事逻辑混乱、叙事结构松散、剧集质量低下,导致“演员撑场面、剧情拖后腿”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尽管该模式为播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却催生出大量题材同质化、制作粗糙的流量剧。资本对快速变现的追逐引发种种乱象:缺乏专业素养的年轻人被仓促推至台前,明星被异化为“吸金工具”。当影视创作沦为流量的拼盘、艺术品质让位于商业利益,天价片酬、粉丝“撕番”等不良现象也随之滋生。最终,“劣币驱逐良币”不断消耗观众对影视行业的信任。
在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的电视剧通气会暨创作指导例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出,要推动电视剧从“明星中心制”的创作生态转向“剧本中心制”的创作导向。电视剧的核心是故事,“剧本中心制”的本质是让创作回归“内容为王”的正轨。这一创作思路的转变,旨在使视听作品既能“讲好故事”,也能“讲好的故事”,从而赢得高流量与好口碑。
对此,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会对话沟通机制早已停摆,原因众所周知。只有回到“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承认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实,两岸对话沟通机制才能重启,协商解决具体事务。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当被问及实习是否有助于找工作时,38.7%的2024届毕业生认为“比较有用”,23.1%认为“非常有用”。具体到拿到offer的应届生中,有38.9%的人认为有相关的实习是他们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已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流量至上”“畸形审美”“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但“明星中心制”的惯性依然影响着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该模式颠倒了文艺创作的主次关系——本应是演员为角色服务,却变成角色为明星量身定制;本应是剧本决定作品高度,却扭曲成明星决定作品价值……当一部作品的成败完全系于某些明星的号召力时,影视艺术便丧失了扎根现实的魅力,沦为悬浮的空中楼阁。
一是全球服务贸易预计将保持增长。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最新《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0%,上半年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从“老铁”到“小铁”,变的不仅是称呼。《小铁环游记》在展现家庭传承的同时,也在节目内容上不断创新。比如,爱唱歌的王若伊、王若箖小姐妹,就是这次的“才艺担当”。
近期,十月稻田新玉米广告在全国机场及户外地标大屏密集亮相,凭借醒目的画面设计和“低脂饱腹爽多了”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实现强势曝光,迅速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新玉米上市季,十月稻田通过机场广告等一系列营销举措,以健康饮食理念引爆玉米消费热潮,为健康食品赛道注入了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