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民营经济强省。近年来,该省深入实施“浙商青蓝接力工程”,一套涵盖政治引领、支持服务、组织动员与教育培养的系统化培育体系加速构建,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铺设了一条“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高素质成长新路径。
省卫生健康委对照磋商意见,分三阶段扎实推进整改:一是对全省各级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情况开展全面摸底,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论证;二是印发《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无障碍呼救功能建设的通知》,制定无障碍功能目标、建设规范和标准;三是联合电信运营商建立省、市、县三级沟通网络,及时协调解决设置参数不准确、供应商设备到货不及时等问题。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因不适应挂号方式面临就医挂号难问题,检察机关督促行政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职,通过系统性治理畅通、拓宽就医挂号渠道,推动完善就医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平等享受医疗服务的合法权益。
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员交流交往持续升温。特别是今年7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以来,马来西亚公民入境中国内地1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其中免签入境中国内地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我们新生代企业家要共创、共建、共赢、共享,在‘四千精神’的基础上跨界融合,创造出新高度。”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毅如是说。
福建省现有听力残疾人16.5万、言语残疾人1.3万,对120医疗急救无障碍呼救功能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全省大部分医疗急救中心的120急救呼叫系统无障碍功能建设不够完善,仅能接收电话呼救,不具备文字信息报送和文字呼救功能,无法满足听力、言语残疾人紧急情况下的自主呼救需求,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江苏苏州9月17日电 (记者 邓敏 谷华)“今年是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进入中国30周年,我们收到太仓供电局提供的一份热力图谱,显示舍弗勒从1995年到现在供电量增加60倍,让我们非常感动。”该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近日受访时说。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必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及时修改、废止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类规范性文件,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有序竞争,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行政机关制定“红头文件”应当有上位法依据,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坚决落实“法无授权不可为”。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许可类案件时,应当重点审查行政机关是否违法增设行政许可条件。该案中,人民法院在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过程中,发现规范性文件可能不合法,通过听取制定机关的意见等方式,推动行政机关主动修改规范性文件相关内容,不仅实质化解了该案行政争议,而且推动行政机关主动减少不合理的事前审批事项、完善事后监管制度,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有效助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司法实践中落实落细党中央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