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现有人口和劳动力规模足够庞大,人口综合红利仍然具有明显优势,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正确把握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这是认识论、方法论,也是行动指南。
在杨勇看来,建立分层次的精准服务体系尤为重要。“比如,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差异化的文化供给。对中小学生群体可开发互动式研学课程,将文物知识与教育理念相融合;面向普通市民则可策划专题文化沙龙,邀请学者用通俗语言解析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此外,高校也可尝试打造其与所在城市的常态化互动机制,通过设立社区开放日等,使校内文博资源融入当地的文化肌理。”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当下,我们更加坚定: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
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提出,以规划引领产业布局,推动集成电路、物联网等本地优势产业与低空经济相融合;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进行配套协作,形成全产业链体系;加强智能网联、先进飞控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统筹建设特色园区,完善各项配套服务。
此外,孙坑村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党员示范户”等评比活动,树立孝文化传承榜样。村干部鼓励村民在孙氏家训基础上,结合家庭实际制定家训家规,进一步弘扬孝道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黄河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长江、黄河的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母亲河重现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