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曾来过内蒙古,很高兴这次来看到了变化和进步。”站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意大利新丝路促进会会长、意大利中国问题专家、注册记者弗朗切斯科·保罗·马林焦开心地说道。
但有需求只是自愿碳市场发展的第一步。在叶燕斐看来,有了碳排放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加碳汇的供应,“这可能要考虑碳减排的额外性,比如项目要聚焦商业可行性、技术影响,还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叶燕斐说。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乒乓运动搭建友谊桥梁,增进中日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青少年间的友谊与交流。活动由中日国际乒乓球交流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并获得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处、日本乒乓球协会、中国乒乓球协会和东京都北区政府等多方支持。组委会表示,今后将把该赛事打造为常态化交流平台,持续推动中日青少年间的人文交流与体育合作。(完)
构筑国际交流网络。一是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国际组织的关键枢纽。构建“需求对接-资源整合-成果转化”机制,在需求端,与地方商务部门、产业园区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精准把握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的现实需求;在资源端,整合校内多语种人才、区域国别研究团队与校外政府政策资源、企业实务经验,形成复合型研究团队,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中外论坛,搭建政企学研对话平台;在转化端,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等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合作项目,为服务企业、文化出海提供决策咨询,为地方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提供国际化培训。二是发挥多语独特优势,打造国内外师生共同组成的多语宣讲团,强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故事,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文化展示窗口。三是推动建立多边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合作。比如,组建国际学术联盟、学术共同体、国际组织等,搭建民心相通的平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山东沂南,依托现代化养殖繁育技术,一只樱桃谷鸭从孵化到出栏只需50多天,做烤鸭的白条鸭坯成本不到10元钱一只。别看鸭坯不贵,养鸭绝非亏本买卖。鸭掌、鸭脖被制成休闲食品,鸭毛被收购后变身羽绒制品,鸭血、鸭油都有用武之地。一只鸭子被充分利用的背后,是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育种孵化、屠宰加工一条龙,饲料加工、熟食生产全业态,形成了完整产业闭环,实现了价值的有效提升,成就了200亿元大产业。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其中提到,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