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起,中央先后派出11批1.4万援藏干部,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帮扶,向产业培育、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造血式”帮扶转变。在援藏工作中,人们看到了“老西藏精神”中所蕴含的团结、奉献的力量带给西藏各地的巨大变化。不久前,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又接过接力棒,为了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其实不只文旅领域,“十四五”以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服务,已在更多民生场景中落地生根。譬如,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有效带动着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智慧医疗服务扩面也在提速,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在38年的职业生涯中,达珍修复了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其中包括清代皇帝颁发给西藏地方的圣旨、敕令以及慈禧亲绘的《茶兰图》等。“《茶兰图》是清代比较典型的一幅,因为是慈禧亲笔绘画,然后赐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她介绍,修复时发现原字画中间有裂痕,还有一些残缺边缘以及中间断裂的现象,她带领团队重新揭裱,成功修复。
内需主动力能够持续强劲吗?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8%,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然而由于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我国消费需求不振问题较为突出,加上民间投资意愿偏弱等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突出矛盾。但更要看到,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市场规模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我国整体迈向高收入国家,在“制造大国”的坚实基础上成长为超大体量的“消费大国”,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将层出不穷,消费升级需求更加旺盛,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我国投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还是社会民生方面的投资需求都较大。据有关方面预计,未来5年,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约有4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至于有人担心“两新”、“两重”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的问题,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传递出将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的明确信号。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内需的主动力会愈加强劲。
2024年巴黎奥运会,年仅21岁的郑钦文夺得网球女单金牌。通往冠军的路上,郑钦文拼了一场又一场。连续五天征战五场比赛,35℃的高温天气下,三天内打满九个小时。
广东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跨区域协同、科技赋能与立体监管,全力保障开渔季海上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为渔民丰收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