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改善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各族群众的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油灯到电灯、土路到油路、毡房到楼房的沧桑巨变。”嘎玛泽登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共安排28类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规划总投资246.5亿元,截至目前已经落实投资236.78亿元,尽心竭力地办好群众所需所盼的实事好事。
尤其珍贵的是,在甘棠箐遗址富含水分的地层中埋藏了大量木质材料和植物种子。前者包括经仔细加工并具备特定功能的木器及树木枝杈,后者含多种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的种子,还有微体植物化石孢粉。
从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在较长的时间内都依赖增量基础建设,带动了以扩大规模为默认选项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发展出与此相匹配的房地产等支柱产业。虽然这一模式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当下已显得不合时宜。城市发展必须在思路上彻底摒弃对大拆大建和规模导向的路径依赖,转而关注人民的生活体验,通过城市更新和高效治理等存量优化方式来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完善生活功能。这一存量优化方向在中国经济更加强调内需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这样的动力机制既可以通过对现有空间的关注和提质实现城市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又能通过对空间的优化和更新撬动内需链,激活对相关产业的支持作用,从而同时达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内需提振的双重目标。针对这一目标,地方政府可积极探索如何在空间更新的项目中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协同推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基础设施的同步提升。例如,在城中村和城市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过程中,从外观到管网,从形象到安全,我们应该结合市场参与,探索出一套城市开发的新模式。
“票根经济”进一步活跃了商圈和“第二现场”。江苏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纷纷搭建户外大屏直播观赛,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同步提升。南京市66个重点商圈在7月5日当天销售额达3.4亿元,同比增长16.5%;无锡举办52个“足球夜市”,南通设立67个直播观赛点,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参与。徐州则打造以球赛为主题的嘉年华活动,结合本地特色烧烤、音乐演出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卓著。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99%以上,基本实现了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地区。人均碳排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感召,让政策与情怀共振,以政策放大情怀,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到西部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黄卫挺提出。
每年,合作社销售高山糯玉米超过40万元,利润的六成返还给社员,这带动了96户村民实现增收。“我们过去是买全村卖全区,现在是买全镇卖全市,今后争取买武陵(山区)卖全国。”石袁君说。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还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尤其要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推动其从“网络使用者”向“网络文明建设者”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