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胸怀人类前途命运,回应国际社会期待,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和正能量。特别是习主席首次提出和深刻阐明的全球治理倡议,令人充满憧憬。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进一步彰显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了与会嘉宾和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注重行动导向”,是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内涵。他强调,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称,他重点关注了全球治理倡议中“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相关内容,因为全球治理的成效,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普通民众身上并体现实际效果。他表示,期待未来在全球治理倡议下,中国向世界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并通过这些公共产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给各国人民带来福祉。
“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这是阿克苏宗宝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阿克苏苹果科技小院专家牟宗宝的座右铭。作为柯柯牙第一代造林人,年逾六旬的他,依然有着浓厚的种树管树情结。他常常在科技助农活动中告诫年轻人:“植绿不易,守绿护绿更难。要想养孩子一样把树养护好,这是‘生命树’,也是‘摇钱树’。”
苏韵同时也提醒,要警惕知识付费中的消费主义陷阱。“不要因为周围人买了,就跟风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明明没时间健身,却因为焦虑购买健身博主的课程,这只是填补心理需求,并没有产生实际价值。”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秋季班,夜校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共开设542个教学点,1766门课程,招收学员36347人,占总量的88.7%;日校开设69个教学点,201门课程,招收学员4154人。其中,市群艺馆作为总校,夜校线下课程45门,线上8门,共招收学员1320名;日校课程21门,共招收学员525名。
一场数字经济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总经理林文火表示,当前,技术应用与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国文化借助数字之翼打破时空藩篱。
“当时没考虑那么多,一心想着只要能改善生态,干什么都愿意。”从阿克苏地区林业系统退休的宋建江回忆。当年,他和同事吃住都在植树点上,白天气温经常在37摄氏度以上,就是戴上帽子,脸上也是皮肤皴裂,嘴唇往外渗血;夜晚不住地遭受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