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相继出现的北斗导航、智能灌溉、精准播种、传感器+摄像头全天候监测、无人机植保、机械化种植和采收等现代技术,都让新疆的棉花产量屡创新高。
东盟秘书长 高金洪:升级为3.0版,我认为将使双方经贸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不仅巩固已有合作,还将不断拓展。在当今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这对中国和东盟都非常重要。
百余公里外,滨海港零碳产业园呈现另一番景象。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项目的10座白色超大型LNG储罐巍然矗立,宛如巨大的“气墩墩”。在冷能交换中心展示区,一条特制管道连接着冰淇淋机,按下按钮,不到十秒就产出一个个用LNG冷能制作的冰淇淋。这套年处理200万吨LNG、制冷功率23兆瓦的冷能供给系统,正将零下162℃的LNG冷能分为深冷、中冷、浅冷三级利用,延伸至冻干食品、冷水鱼养殖、冷链物流等产业。一路之隔的养殖基地里,大西洋鲑在冷水中畅游;旁边的冻干食品厂工地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川流不息。
在新能源领域,东营市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及省内唯一的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正在推进的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基地,规划装机容量240MW,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全球领先的大型风电机组开发创新与测试认证基地。
展览现场,一面名为《感知之墙(Perception Wall)》的装置墙在观众眼前不断变化——从一侧看,是萨格勒布的天际线;走到另一侧,上海的城市轮廓缓缓显现。视觉上的渐变也象征着当沿墙而行,两座城市的界限渐渐消失,正如友谊能够跨越文化的距离。如同这变幻的天际线,两座城市的情谊始终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并因交流、对话与换位思考而愈发丰盈。
乌鲁木齐9月20日电 (王小军)“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生动表述,深刻揭示了新疆在全球棉花产业中的关键角色。棉花不仅是新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新疆棉花产业正以崭新的姿态,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棉花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长出来’。”在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服务部负责人看来,产业集群与政策支撑是电动摩托车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与“靶向引育”是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