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列出“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4]等六项具体战略问题。此后,从《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全面论述,到《战争和战略问题》以中国特点和战争历史等为观照对战略问题展开的系统分析,我们党在总结教训、研究历史、分析态势中,探索形成适应对敌斗争需要的一整套战略体系和战术打法。各地紧密结合敌我实际情形,在抗日战争总体战略指导下,自主灵活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局部战略,有的放矢、发挥优势,做好布局谋篇和落子作眼等精细文章,不断增强谋划与实施契合的精度、原则和方法协同的效度,逐步改变抗日战争初期被动失利的局面,推动抗日战争在战略战术和指挥运用等层面取得点面开花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战略策略的得当推进,也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和配合。邓小平同志在《胜利的回顾和胜利的期待》中提出,“我们要在所有干部中,造成研究政策、执行政策的热潮。没有正确政策,一切努力都是空洞的;有了正确决策,我们才能胜利。”[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战略战术的集成联动,需要政策举措的聚实增效。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战略演进和政策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方法和智慧,深刻领会“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论断蕴含的要义和旨归。
作为装备方队“第一车”驾驶员,从军32年的“坦克兵王”丁辉不简单。他是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驾驶员兼技师、一级军士长,今年是他第6次参加阅兵,5次驾驶装备方队“第一车”通过天安门。
央视新闻携手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推出特别策划《戎装》,历时3个月,跨越吉林、浙江、江苏、湖北等9省31市,走进80位抗战老兵家中探访。
“小时候,一家人挤在一张炕上。房子冬天钻风、夏天漏雨,最怕下雨和地震。”胡杨木搭框架、红柳枝扎篱笆做墙体,内外墙抹泥巴,房顶铺芦苇的“笆子房”,是热合曼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的记忆。
嗟夫!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砥砺奋进。往昔之苦难,已化为前行之动力;昔日之辉煌,更激励未来之征程。铭记历史,非为沉湎于伤痛,乃为警惕于未然;缅怀先烈,非为徒增其悲戚,乃为传承其精神。愿吾辈自强,不负先烈之牺牲;愿吾国恒昌,永沐和平之阳光。
平日里,乌兰常借助嘎查牧民代表大会、敖包祭祀等机会,带着蒙汉双语法律读本走村入户。2024年,她开展法治宣传42场,发放资料3000份,让法治种子在草原上生根发芽。
如今,这片区域的林草覆盖率已升至84%以上,每年能阻拦约150万吨流沙涌入黄河。这不仅让区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提升了水土保持和固碳释氧能力,更大大缓解了黄河“地上悬河”带来的防洪、防凌压力。与此同时,项目通过“以工代赈”吸引当地农民参与建设,让大家在治沙中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论文作者提醒说,本项研究分析的一个主要局限在于没有考虑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规模化的障碍,也没有考虑今后可能研发出的其他技术。因此,决策者应明确估算需要多少碳封存,同时规划能减缓碳排放的策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