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暖泉镇黑木耳种植区域覆盖10个行政村,共135个黑木耳种植基地,栽植黑木耳4549余万棒。”中阳县暖泉镇镇长武志芳站在心言中阳县黑木耳产业园区介绍,带动全县农户或村集体收入超过900万元,“现在正在加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扶持力度,加快塑造黑木耳特色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足、外贸韧性强,已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我国近七成的数字照相机、超八成的3D打印机,进口了我国超四成的存储器、超六成的电脑处理部件。
湖州8月7日电(记者 左宇坤)2023年,老家在黑龙江的李金儒大学毕业后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就业,不到两年时间,她便通过安吉的人才共有产权房政策顺利成为“有房一族”。
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最早的创新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莫里尔法》的颁布,这一法案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向实用技术教育的转变。1919年,美国商人霍勒斯·摩西创立了青年商业社,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创业教育实践,迈出了美国创业教育探索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德国出现了“手工业者创业培训”,强调技术传承与商业运营结合。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课程,成为全球创业教育的先驱。这一时期,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校和专业领域。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属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期,创业教育逐渐从个别课程发展为系统化的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进入成熟期,创业教育出现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社会深度融合。各国政府“各显神通”,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纷纷下场“花式整活”,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
校企合作搭建“育种平台”。如果说新加坡的青年人是创新创业的“种子”,那么深度的校企合作则是名副其实的“育种平台”。新加坡在政府这一“强力推手”的推动下,构建了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高校提供科研支撑、人才支持和孵化平台,企业反馈市场需求、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场景和业界导师资源,搭建起运转有效的“育种平台”。这一平台既有真金白银的“种子基金”,又有一路护航的导师扶持,既有创业实践的真实场景,又有助力落地转化的政策支持……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为青年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创新创业天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拓眼界、长才干、求真知、善创新、能创造、会干事,孕育出一个个具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创新创业“金种子”。
记者注意到,在国补、高温等因素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销售市场呈“低开高走”态势,以一份稳健增长的答卷收官。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空调零售量线上增长23.0%,线下增长19.7%;1—6月空调线上零售量增长17.9%,线下增长12.4%。7月,东北地区等非传统热销区域销售额同比暴涨378.4%。
据介绍,平台将通过举办投资促进活动、组织企业互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全链条服务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推动中英健康产业务实合作,助力打造全球健康创新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