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吉林珲春、汪清、永吉等县城获悉,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各地有效激发了县域经济新活力。
另外,北方的降雨也将持续,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辽宁东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台州玉环大麦屿港以超常速度成功获批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保证了10亿美元进境蟹类产品采购合作项目顺利进行。“从零起步,我们白天跑现场,晚上改文件,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打破壁垒”,时任台州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季林对项目的每个攻关节点记忆犹新。如今的大麦屿港,以“产地直达”模式让以往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港,经青岛、威海中转的帝王蟹直抵台州,运输时间缩短48小时,长三角餐饮企业采购成本直降15%,台州也顺势跻身全国生鲜进口枢纽。争分夺秒的“台州速度”,是浙江提升政府服务的缩影。
此外,张广汉还强调了古镇开发中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他指出地方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制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开发策略。对于那些缺乏历史文化根基的人造古镇项目,更应审慎对待,避免盲目复制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而忽视了自身的独特性。
真实性优先:尊重原貌,避免大拆大建;文化深度挖掘:结合非遗、民俗资源打造有内涵的文旅产品;功能分区明确:通过新区建设缓解老城压力;生态整体保护:关注古镇与周边自然、农业环境的关系;制度保障落实: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建立退出机制;多方协同推进: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共同参与古镇保护与活化。
上海合作组织工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近400人出席。与会嘉宾表示,各方应持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对接,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当湖南大庸古城25亿元投资遭遇日均不足20人的客流反差,当各地“假古镇”陷入招商停滞、商铺空置的困境,中国古镇开发正迎来历史性转折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末,义乌第一批商户们带着计算器走出国门闯市场。1993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约45.15亿元。到了2024年,义乌8000多家出口企业将5889.6亿元商品销往全球。如今,义乌通过打造“出海生态圈”,构建了“海外分市场+海外仓+海外展厅”走出去体系,在28个国家成功布局60个品牌出海项目,助力5000余家商户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