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发展动能有保障。当然,能把课堂开设到市场上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障。德国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充足的支持,使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有持久的潜力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课堂”。比如,2020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未来基金”方案,计划10年内为初创企业累计提供100亿欧元资金支持。2022年,德国推出首个全面初创战略,涵盖加强对初创企业资助、帮助初创企业吸引人才、改善服务于公益的初创企业政策环境等10项行动。2023年,德国又推出“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规划,以基础研究为起点,构建覆盖整个创新过程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在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推出多个专项计划。有专门扶持初创企业的“未来基金”,有专门用于支持从事突破性颠覆性研究的创新企业的基金,也有专门面向快速成长企业的特别基金,全面助力创新型企业的“加速奔跑”,全力支持企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
环卫和物流领域,无人车应用规模双双突破400辆,意味着现在在深圳街头,每10分钟就有一辆功能型无人车完成一次快递配送或环卫作业。在这背后,是政府部门创新构建的“三级安全机制”在保驾护航。“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层层把关,如同为无人车路网开放装上“安全阀”。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海关总署将根据全岛封关运作情况和海南的实际需要,持续完善与全岛封关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助力海南制度型开放,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本着尊重契约精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弋江区委依法治区办组织营商办、工信部门、投资促进部门就企业反映问题如何化解进行深入探讨;白马街道办、弋江区投资促进中心与企业进行多轮坦诚、务实协商……目前,涉及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奖补资金,已开具兑付单;涉及白马街道的资金则达成分期支付方案,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款项支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场景落地的“广州速度”。广州诞生并落地全球首个交通行业大模型、国内首个教研大模型等突出创新成果,同时涌现出一批重点行业应用的典型案例,如中山眼科中心研发的眼科大模型ChatZOC,覆盖眼底病变诊断等12个场景,诊断准确率达97%;南方电网发布了全国产化的L0、L1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典型业务场景隐患识别率达95%。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2025年7月19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称,缅甸代总统敏瑞正因病接受治疗。7月22日,缅甸广播电视台报道称,因健康原因,敏瑞将代总统的职权移交给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扎根青藏高原,从事高原生态研究30余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极端环境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此外,他继承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遗志,聚焦西藏本地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建设,通过与复旦大学合作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搭建平台,推动高原生态研究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