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景深在空间里拉长。从京杭大运河到南水北调,历史与现实凝聚在同一空间,见证东方大国对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淮河入海水道,几十年跨度,标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的奋斗历程。建智慧工厂、筑“水下长城”,科技创新拓展着新时代治水蓝图。
扶持政策的介入,进一步为产业加力。2022年,“潮玩经济”首次写入东莞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东莞出台11条政策措施,拿出1.2亿元扶持资金,支持潮玩产业。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AI潮玩纳入重点发展领域,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
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占我外贸总值的57.1%,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59万亿元,增长2.3%,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国有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8.1%,占我外贸总值的13.6%。
忻州9月8日电 (杨静 张靓 李忠源)9月5日至7日,正值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一年一度的河灯盛会,2025年黄河流域“大河长歌”民歌二人台传承发展交流展演活动同步上演,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河南7省区的170余位民歌、二人台演员齐聚河曲,通过5场跨省联动的演出,为传统节日注入文化活力,展现黄河流域文化协同发展新貌。
康保县文化馆馆长姚桂平表示,跨省交流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希望二人台和民歌艺术在民间活动中焕发新生机,被更多人喜爱和传唱。
(一)强化组织实施。各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相关中央企业要根据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衔接好相关规划,结合实际加快推动本地区、本单位“人工智能+”能源的发展,做好各项要素保障,探索构建安全治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层层落实、安全发展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融合应用的技术研发、示范试验、推广应用等工作。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与此同时,相比于能源行业的高安全性与强专业性,以及对决策容错率和知识体系完备性的严苛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仍然存在着技术可靠性不足、数据基础较为薄弱、电算供需逆向分布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大模型“黑箱”特性导致的可解释性缺陷和潜在幻觉风险,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涉及核电站安全决策、电网实时调度等核心领域尚无法满足行业级可靠性要求。随着越来越多场景融入人工智能应用,亟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带动能源整体性变革,助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