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莫夫说:“在经济领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走廊发展,特别是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将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新动力。在能源领域,成员国可以加强资源开发合作,推动绿色转型;在人文领域,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将夯实国家间长期互信的基础,而不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国际影响不断提升。“上海精神”广受欢迎,被视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理念典范。国际认同度和感召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国家走近、融入上合组织大家庭。上合组织还同联合国、独联体、东盟、阿盟等众多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加强合作。上合组织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已成为当今世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中流砥柱。
普京说,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稳居前列;双方继续努力降低相互贸易壁垒,近年来已实现俄罗斯对华猪肉和牛肉出口。食品及农产品已成为俄罗斯对华出口的主要货物品类之一;双边投资规模扩大,重点领域大型合作项目正在落实;两国在工业领域开展紧密合作。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向全球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双方正共同建设高科技生产设施及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材料产业领域也制定了宏大的合作计划。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人类永远不能停止追寻希望的脚步。上个月,世界青年和平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寄语各国青年,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的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向苏方提供第一手情报的中共地下党员阎宝航,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数百名英军战俘的中国舟山渔民……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情讲述,诠释了为什么“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
本《行动计划》基于中国—东盟关系取得的重要成就、双方有关合作文件和联合声明,特别是2021年11月发表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制定,将指导中国和东盟在共同关心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4年前,面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国共同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以更有效地增进睦邻友好、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挑战。
中方在该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条约法律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设在北京的常设机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也为合作发展以及落实各国元首达成的决策和协议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