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姬忠彪在会上表示,洗钱类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实践中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近年来,司法机关持续加大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司法秩序和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明确裁判规则,统一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历经11个月,将800多名文化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国际友人及他们的家属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日军眼皮底下救出,且所有被救者无一伤亡。这是一场堪称史无前例的营救行动。
一是严密刑事法网。《解释》针对实践中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甚至隐形变异的形势,明确刑法第312条规定的犯罪方法包括“任何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手段”,指导司法机关依法惩治各种类型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让犯罪分子无处遁逃。
对于邹韬奋来说,这已经是他的第四次流亡。此前,他被迫从上海流亡到香港时,和好友金仲华一起着手筹办《生活日报》。该报的两大目标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力求“从民众的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的要求”,经过几个月的宣传奔走,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爱国救亡运动。此次再度流亡到香港,他仍然继续办刊。由他主编的《大众生活》在香港复刊,最盛时一个月收到1万多封读者来信,广泛团结与影响了香港、内地及东南亚的华人。海内外华人抗日情绪无比高涨。
“你修的图质量不行,明天不用来了。”接到老板的通知,修图师李先生有点懵。这是他在这家摄影工作室试岗的第6天,按照“约定”,通过7天“无薪试岗”期才能正式入职。这也意味着,他此前的辛苦全“打了水漂”。
厘清敦煌文物流散海外的线索,是摸清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关键。百余年来,对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探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其中面向大众深入而系统讲述敦煌文物流失情况的成果并不多见。《文物》一书采用“以人叙事”的方法,以事件中的具体人物为线索,将敦煌文物流失海外的复杂过程转化为可感知的故事,再配以大量的文物图版与线描图,使抽象的文献变得具体而形象。该书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谈起,依次对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考察团、俄国人奥登堡、美国人华尔纳等对敦煌文物的劫掠并至其流失海外的历史进行了客观梳理,重点关注这些文物在海外辗转流传的脉络,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收藏情况、整理编目、主要内容及研究价值、保存现状等。这些线索头绪繁多,内容庞杂,而给读者一个既脉络清晰又内容丰富的叙述,正是《文物》有别于同类著作的成功之处。
过去,传统家庭作坊金鱼养殖模式单一,从鱼卵孵化到养成几乎都在一个池子里进行。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与潘氏观赏鱼养殖场共同开发出“温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养成”的“三段法”金鱼精养模式,提升金鱼成活率的同时,也加速了金鱼的上市期。目前,闽侯县指导金鱼养殖户升级改造鱼池,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养殖。
报道称,以军方在发动袭击前表示,胡塞武装22日晚间袭击以色列时,首次使用了带有集束弹药的导弹,该导弹的一部分击中了以色列中部一处民宅,造成破坏,但并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