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自世界各个地区的海量文化馈赠与深圳湾创新浪潮在此交会,文博会推动中华文化从“本土符号”向“全球叙事”跨越。这场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盛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成为全球文明互鉴的超级平台。
“立说立行”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当快则快、抓紧时间、抓好当下,体现的是历史主动精神。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如果反应迟钝,就会错失良机,如果等待观望,就可能被时代淘汰。新时代以来,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到科技创新“只争朝夕、矢志突破”,再到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正是这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推动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面临转型期,更需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等不起的使命感,去迎接并战胜每一个挑战。
同样风靡海外的还有中国神话故事IP。今年春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这个舞着混天绫、挥着火尖枪、踩着风火轮的动画形象风靡世界。更有网友调侃“这回,轮到外国人在电影院看字幕了”。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在思维方法上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这一点和朱熹有明显不同。朱熹的思维方法主要是分析的,他的概念是成对的,定义明确,边界清楚,每一个事物,都希望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王阳明风格浑融,务求简易直截,认为区别得太清楚就会陷入支离破碎,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他的思维方法着重综合。他常批评朱熹的学说“分心与理为二”,且少一个统领性的东西,容易使人专在知识上用力,埋头于格物致知而丢弃了正心诚意。在王阳明看来,中国古人的修养工夫是德和知不偏废,仁智双彰。而朱熹还推崇程子的“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容易使人陷入对具体知识的追求,不能在知识上同时体会德性。所以王阳明主张,“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同时,只有浑融的、一般性的东西,才能圆融地应对所碰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这其实也是孔子“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这个夏天很多马来西亚朋友选择跟着世运会来成都旅游,我想提醒大家,看完世运会比赛后,别轻易丢掉那张门票。”在成都世运会志愿者、成都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王馨宁看来,在“票根经济”的推动下,成都世运会门票不仅可以让游客在多家餐饮、景区享受折扣,它还能成为“解锁”这座公园城市多重体验的一把新钥匙。
半月谈记者也注意到,让科学家“坐稳板凳”虽然逐渐成为科研管理界的共识,但依赖短期指标的传统评价体系覆盖范围广、基数大、涉及单位多,扭转其惯性难度较大。一位科技管理人员坦言:“鼓励潜心研究的信号很明确,但落地时往往卡壳。”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至少6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至少近一半为妇女和儿童。不仅如此,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焦土战术”,系统性地摧毁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将超过200万加沙民众强制迁移到地中海沿岸的一小片所谓“安全区”内。已有许多专家和人权组织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行为已经构成种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