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粮仓”,山东全省800多万亩盐碱地,90%以上分布在沿黄区域。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王敬东表示,山东是农业大省,以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贡献了全国8%的粮食、10%的肉蛋奶、11%的蔬菜。山东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纳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种地相适、多元利用、科技支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径,“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今朝变成金灿灿的丰产田”。
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任务之一,9月18日晚至19日清晨,浮空艇团队在鲁朗最新开展一次“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搭载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同时,港口着力提升关键节点支撑能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双向联动持续增强。今年1月-8月,两个场站累计完成操作量41.33万标箱,连云港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610列;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合资设立霍尔果斯电子口岸科技公司,相关项目入选2024国家级数字化转型工程,“连云港-塔什干”线路获评国家铁水联运品牌案例,显著提升东亚至中亚物流效率。
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则另辟蹊径。夜幕降临,道路两侧的智慧路灯缓缓亮起,这些集成光伏发电、环境监测等功能的路灯,成为园区低碳基础设施的缩影。这里成立了全国首家园区级绿电绿证服务联合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绿电交易服务。园区已实现近海风电70万千瓦、陆上风电60.73万千瓦、光伏10.8万千瓦的绿电接入,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正打造长三角首个全绿电零碳示范园区。
桂林市委书记李楚表示,桂林是中国与东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桥头堡”。自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后,桂林市委、政府落实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要求,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吴心伯表示,这次通话意味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即“可能要进入元首会晤阶段”。他表示,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已经经过了三个阶段,“1月到5月初是以‘关税战’为主,以打为主。”“6月5日两国元首通话后,两国就进入了‘打打谈谈’的阶段,那次通话对中美经贸谈判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分析道,“9.3”阅兵后,中美关系已经切换了模式,开始为可能的领导人会晤做准备,“双方的经贸、国防、外交这些领域都动起来了,为元首会晤创造条件,推动两国关系气氛的改善。”
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的是次大赛为期5天,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政府承办。本届大赛项目设置紧密结合科技变革、产业发展、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
公开数据显示,半个世纪以来,上海先后派出197批、2025人次的医疗队。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解除了670万余人次患者的病痛,促进了摩洛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