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点上我们能看到,最失败的就是“既要又要”,你守住学术阵地本身就是很好的选择。可一旦要成为知识分子——这里要明确,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的区别在于,知识分子是面向公众、要进入公共空间的——那就要和时代和解,用公众所愿意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重塑你自己的知识启蒙。不要觉得大众永远是愚昧的,自己是先知先觉的,别人是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抱着这种心态,结果一定会像吴宓和梅光迪一样失败。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这样说。
她,从侨居地的风雨中走来,血脉深处烙刻着近代海外游子的共同印记:一面是异国殖民者轻蔑的目光如芒刺背;一面是故国家园传来的苦痛呻吟。这份“双重屈辱”,是萦绕在李林,也是萦绕在那个时代华侨群体心头的悲歌。他们深切明白:中华儿女的尊严,根植于祖国的强大之中!
程衍樑:严锋老师已经谈得很深了,提出了很多富有洞见的观察。以我看来,二位老师都亲身经历了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前,到今天身处网红浪潮中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转型过程,并且都属于转型成功的代表。80年代以来的很多名字,在大浪淘沙中有的已经消失,当然原因各不相同。许老师在2003年试图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您当时需要回应社会上的哪一种风潮?因为您在书里提到90年代曾是知识分子讨论非常丰富的时期。这本书当年出版的时候,是为了回应当时的那一波风潮吗?
(五)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多数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增强。从行业看,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更为乐观。
今天我想谈两点:一是坚守自我,二是与时代和解。这两点不可偏废。刚才严锋强调了坚守自我,这方面他可以多谈;而我更想探讨的是如何与时代达成和解。简单来说,坚守自我是立足本心,与时代和解则是回应外部。我想在两者之间获得自己的位置,但是不是C位不知道。
苦难铸就辉煌!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屈辱到1945年取得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百年沉沦、百年复兴。
“有时候维护和平比打一场胜仗更难。”飞虎队指挥官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将军外孙女嘉兰惠(Nell Calloway)说,外祖父曾在亲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后这样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