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看到“刘老庄连”的战旗飘扬在屏幕上,刘老庄连红军小学的学生们举起右手行少先队礼,“烈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会继承光荣传统,守护这盛世繁华”;
“这把大刀刀锋上斑驳的缺口,都是当年战场上拼杀留下的印记。”纪念馆内,讲解志愿者的声音洪亮,前来参观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师生们专注地看着一件件馆藏,思绪被拉回到峥嵘岁月里。
“调解既要讲法理,更要通人情。”这是临河区司法局中心一所所长郝孟和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事基层司法工作20年,他走遍城关镇和双河镇的田间地头,创新建立“政协委员调解室”“石榴籽调解室”,把调解桌搬到百姓家门口。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张建东创新“菜单式服务+三色预警”模式,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曾因盗窃入矫的王某,在他的帮助下找到木工岗位,如今成了技术骨干,还主动担任普法志愿者。25年来,张建东调处纠纷500余件,用脚步丈量出基层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其中最受期待的当属《731》。数据显示,该片在票务网站及豆瓣上的“想看”人数均断层领先,猫眼、淘票票双平台“想看”人数超百万。《731》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的黑暗历史,讲述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特设监狱”,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假承诺,诱骗他们接受冻伤、毒气、活体解剖等非人折磨,企图借此扭转战局的故事。影片从小人物视角切入,真实呈现731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惨无人道活体实验的滔天罪行。
“从高空俯瞰时,城市成了微缩模型,美丽的山水景观让整个人神经变得愈发轻松。”完成跳伞体验的杨雪扯下防风镜,整理着妆容,脸颊还泛着肾上腺素飙升后的红晕。对她而言,第一次跳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惧,带来的更多是放松解压、寻求自我突破的“独家记忆”。
跳伞运动持续“升温”背后,是行业十年间的悄然蜕变。2018年退伍入行的跳伞教练牛德超记得,早年国内教练几乎全是外籍面孔,如今本土培养的教练已占一定比例。“装备从全进口到国产化,培训体系从零散摸索到标准化认证,安全冗余设计让跳伞体验有了保障。”专业壁垒的消解,让更多年轻人敢于迈出这“激情一跃”。
“抗战时期,在通往外部的交通线几乎完全断绝的情况下,抗战国际援华西北交通线一度成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刘向晖说,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经新疆转运至抗日战场,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构筑起一道“生命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