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惠民保”多为一年期产品,需要逐年续保。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惠民保”迭代迅速,能够不断纳入新的保障责任,为被保险人提供了更丰富的保障。然而,横向对比各城市“惠民保”产品不难发现,各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中,更体现在后续的理赔服务中。早在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规范此类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文化表现形式创新、技术手段迭代更新以及游客对文化体验深度需求的不断提升,沉浸式文旅演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旅新业态受到广泛关注。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指出,支持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邮轮、大巴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产品新场景。历经数十载探索,“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已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沉浸式演艺为何能点燃游客热情,频频“出圈”?面对新的机遇,其又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光明日报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沉浸式文旅业态研发与成果转化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全国典型性、创新性的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以期为我国沉浸式文旅演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致辞中表示,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为促进泰中两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泰中建交5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希望更多泰国企业能够借助广交会的平台,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8月6日,广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会(市属国企首场专场)在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举行。会上,60个来自市属国企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亮相,涵盖制造、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核心领域。这场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广州市国资委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搭建起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更标志着广州“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迈出关键一步。
5年多来,海南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海南产业体系越来越优。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产业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67%。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从“地域特色”到“文化名片”。夜幕低垂,霓虹闪烁,留声机低吟……在我国首部长江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中,游客可身着华服,手持船票登上轮船,在舞厅、咖啡厅、甲板等不同场景内“穿越”回百年前的武汉,仿佛一脚“跌进”老汉口的码头时光。
唯有始终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利用与养护结合,让每一寸珍贵的耕地都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丰产的沃土,我们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更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生态根基。
记者注意到,在国补、高温等因素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销售市场呈“低开高走”态势,以一份稳健增长的答卷收官。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空调零售量线上增长23.0%,线下增长19.7%;1—6月空调线上零售量增长17.9%,线下增长12.4%。7月,东北地区等非传统热销区域销售额同比暴涨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