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绿色发展提质增效。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的增长极,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7月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9.4%,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43.8%和19.8%。绿色转型也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7月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数据显示,目前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共416家,入围企业整体发展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416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539亿元,企业数量占行业企业总数的2.77%,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6.7%。
目前,柔能光电项目技术已形成小面积电池器件和大面积柔性电池组件两大产品,并已在3家企业成功落地,意向订单达1000万元。该项目团队也收获了2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二季度,京东平台的用户流量、季度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购买频次等均取得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和外卖等新业务的持续发展势头,”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本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表现强劲,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同期,京东外卖业务也取得健康发展,不仅在订单量增长、商家数量扩大、全职骑手招聘等方面稳步推进,更重要的是与京东零售以及其他现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成功达成我们的初期战略目标。”
如果说“人饲料”实为营销噱头,本质是代餐产品,那么它们究竟能不能满足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摄入?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主管医师王霞介绍,临床上基本治疗膳食包括流质、半流质、软食和普食。所谓“人饲料”冲得稀一些就成了流质,而冲得稠厚便成了半流质。“这类食物在临床上一般作为过渡阶段的饮食,适合消化功能比较弱的患者比如肿瘤患者,或者是术后的病人。”王霞说。
二是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我国企业大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转型步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也有利于出口增长。1-7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高技术产品出口向好,1-7月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2%。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昔日厂房变身长江公园。远处,三江新区日新月异,一些企业已将产业延伸到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走上新的产业赛道。
京东集团二季度收入能够继续保持加速增长,首先来自于核心零售业务上继续保持加速增长。这其中,优势品类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23.4%,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加速增长了16.4%,其中商超品类连续6个季度保持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而备受外界关注的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