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发展历程,我国科普事业实现了从零星活动到系统工程的跨越式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扫盲科普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现代化科技馆体系,进入新时代则与科技创新比翼齐飞。202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全国科普月制度,标志着科普工作完成从政策倡导到法治保障的历史性跃升,为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制度基石。
全国科普月的创新实践,突破了传统科普单向传播的局限,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全民参与的科普新生态。通过“光辉思想领航科普之路展”“新中国科普成就展”等系统呈现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发展成就。例如,宁波渔村的潮汐测量项目实现海洋科学知识的在地化传播,安吉竹林碳足迹可视化则让碳中和理念变得可触可感,这些创新案例生动诠释了科技自立自强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双向赋能。在成果呈现方面,创新打造“科学+文化+体验+消费”等融合模式:文昌航天超算中心高达20米的特色圆柱冰屏,动态展现我国航天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水平;杭州通过茶艺美学诠释天体物理学原理,使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文化符号。在群众科普层面,推动社会化协同联动,如北京市联动中央在京优质科普资源,开展各类群众性科学文化活动,让高深科技知识转化为可观可感的全民科普嘉年华。
物的表达可能是“政治学的”,可以精确地计算和整饬地排列的。从《周礼》开始,绵延至后世的基于所有者身份和等级的层级式鼎簋制度、舆服制度甚至建筑制度,《考工记》的都城营造格局符合这种规范。然而,物的表达从来都不是严丝合缝地符合规范的,既可能处心积虑地将文化或者政治认同、倾向、记忆和期盼揉进去,也可能将个人私慕、思绪情愫或者临机应变带入物中,也就是“诗学的”。
在2024—2025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综合排行中,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名第7、第9位,比去年均提升1位,香港排名第11位,与去年排名持平。
二、为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内外环境。修改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方面的基本法律、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和有关议事规则等,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数据安全法、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陆地国界法、海警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反间谍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监察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修改文物保护法、国防教育法等。
“我一进馆就被文创周边吸引,它们精致得像一件件艺术品。”来自河南的游客陈晓雪正在打量美术馆依托馆藏作品《小花》《缤纷的夏天》等设计的透明漆冰箱贴,作品的细节被逼真还原。
“博索纳罗阵营将竭尽全力使其成为候选人,至少争取让其出狱开展公开竞选活动。他和盟友正效仿特朗普的叙事策略:宣称政治迫害、司法不公,强调其无辜性。这种策略在美国已验证有效,在巴西也可能产生同样效果。”雷诺分析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板块中,金河水务展示的堆石混凝土高效建造技术尤为亮眼。该技术由清华大学金峰教授团队于2003年原创,通过“堆石体+高自密式混凝土”的组合,使堆石体占坝体体积55%,较常规混凝土坝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水化热排放,兼具节能减排与成本优势,已在全国300余个混凝土工程中推广应用。依托该技术建设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饮水系统工程,曾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而作为北京防洪减灾规划中首个招标施工的大坝项目,钻子岭水库的建设更凸显该技术在重大工程中的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