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抚州等旅游热门城市火车站与公交部门、景区对接,共享列车到发时间、游客数量等信息,高峰期间将景区直通公交开车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每趟加密到9分钟每趟,同时投入10余辆备用车辆,一旦出现客流突增情况,可立即增开临时班次,确保到站旅客随到随走。
中铁三局项目负责人余海鹏介绍,为不影响既有铁路正常运营,施工采用“先建后转+精准控转”的技术方案,在既有铁路两侧平行方向完成两组桥墩及梁体现浇施工,避开铁路线。
事发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环保、卫健等方面,开展人员救治、关停生产设备等工作。在专家指导下,现场处理完毕,初步判断为硫酸中转罐硫酸外溢,流入厂区化粪池后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
南昌西站、上饶站等车站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网约车企业合作,在出站口设网约车智慧平台大屏,方便旅客实时查看车辆车牌、等候位置、停车区位置等信息,大幅缩短找车时间,提升出行效率。
与传统课堂理论培训不同,本次情景模拟采用角色扮演、结构化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体验式”“参与式”的学习比单纯听课印象更深、收获更丰,既对专题协商座谈会有了实际经验,也促进了自己对政党协商的认识和思考。
在三股水特大桥合龙的前一天,全长8109米的迤车隧道也顺利贯通,这是全线10座一级风险隧道之一。隧道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腹地,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存在断层、高地应力、长段落软岩大变形等多种不良地质。中铁二局参建单位采用新技术和工法,优化工序衔接,确保隧道按期贯通。
得益于施工方案精细、前期准备到位、各部门配合默契,7时30分,梁体依靠智能液压转体系统实现平稳转体,就位精度误差小于2厘米。转体用时比批准的施工“天窗”期缩短了2个多小时。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